第十八届中国(重庆)老年产业博览会

凝聚发展合力 携手幸福享老   2024年11月

养老专业护理人才缺口巨大,该如何破局?
来源:老博会CSCE | 作者:ccece | 发布时间: 940天前 | 9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护理一线留不住年轻人,是长期以来困扰养老服务行业的“顽疾”。

近日,北京正在制定相关政策,希望用多种经济刺激手段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养老服务机构。


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偏大 年轻后备力量不足

我国有近2.5亿老年人,养老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,但是记者在多家养老院采访时发现,这一朝阳产业对于年轻人却缺乏吸引力。



据民政部的一项调查发现,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中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年龄多数都在40岁到50岁之间,年轻后备力量不足已经影响养老行业的发展。为了养老队伍的年轻化,近年来一些养老机构加大年轻护理员的招聘力度。

四川成都某养老院院长 唐浩:第一,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;第二,他们对老人的关爱度更加的自然,他们可以形成一种祖孙概念;第三,他们对于我们未来储备人才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。

45岁的衡志云是一名有着5年多工作经验的养老护理员,她还负责带徒弟,在她带过的新入职的年轻人中,最终能留下来工作人的很少。



北京市某养老院护理员 衡志云:因为小年轻他怕脏,一句话,比方说老人要是大便,你正在吃饭,马上弄了赶紧过去,要是像20多岁小年轻根本干不了,因为上我们这来招过,来了干一天、两天他们就走了,我认为这行年轻人干不了。

在衡志云带过的年轻徒弟里,何苗苗是极少数愿意留下来做护理员工作的。她今年35岁,是养老院里最年轻的护理员,作为独生女,从小连家务都很少干,现在要整天照顾失能老人,一开始感到很不适应。

北京市某养老院护理员 何苗苗:有的老人他发脾气嘛!像我们这从小娇生惯养,没受过这个委屈,接受不了。还有时候因为老人的误解我们都掉眼泪,我刚开始我也觉得我吃不了这个苦,我来了好几天,感觉我都想打退堂鼓了。

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虽然养老企业对年轻专业人才有着迫切需求,但是由于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长、劳动强度大、社会认同低等原因,难以吸引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。在何苗苗的同龄人中,就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。

北京市某养老院护理员 于苗苗:我朋友也挺多,没人选择这个行业。她们就看着咱们干的这个活吧!她们都接受不了,好像就是一份挺丢人的工作。



四川省成都市某养老院院长 唐浩:我们的护理员的确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偏大,应该都是以40到50岁为主的中年人,那就形成了一种什么?快接近老年的人在照顾老年人。
北京市某养老院院长 刁凤菊:找了几批大学生,但是留下来的还是不是特别多。目前来说没有办法,只能慢慢过渡,我们机构也是,护理员有一些压力,一个是薪酬比较低;第二工作强度比较大;第三,社会认可度比较低一些。

北京:最高6万元奖励 留住养老服务人员
刚从“养老服务管理”专业毕业的瑞大成,今年上半年,在一家养老机构实习了6个月,最终,还是选择了放弃,改行做了销售。
老年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 瑞大成: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发的工资太少了,别的专业已经拿了五六千元工资,而我们干的活也很累,拿三四千元。
瑞大成告诉记者,和他一届的50个毕业生,最终选择干和本专业的相关工作的,有30个人左右。在养老护理一线的,甚至不到10人。
为了留住像瑞大成一样的专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,近日,《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》征求意见稿中,明确规定,国家统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、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,进入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,从入职满一年后分三年发放一次性入职奖励,标准为本科及以上6万元、专科(高职)5万元、中职4万元。


对此,瑞大成表示:“如果再晚两届,我肯定会选择留在机构的一线,因为奖励还是比较吸引人的。”


专家:入行重要 鼓励“入学”更重要
真金白银地鼓励人才进入养老行业,确实有吸引力。但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,光是进入这个行业还不够,还是要从招生培训的根源上,提升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质量。
在北京的一所职业院校,记者看到,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室,取而代之的,是18间设备先进、实操性强的实训室。
老师告诉记者,目前,北京一共有5所院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,招生却并不理想。
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民生福祉系主任 王建民:这几年的招生情况叫好不叫座,社会需求量很大,家长、学生很关心,学校也很重视专业发展。但每年招生人数多的就60到80人,两个班左右,好的可能有100多人,但有的院校招生可能是十几个人,甚至个位数 。
王建民告诉记者,目前,全国有169所高职院校招收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,理想的话,按每个学校每年招60人计算,每年招收的学生也就一万人左右。
但是,全国养老行业的缺口却至少为一千万人。以北京市为例,每年养老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为五千人,但毕业生却仅有三四百人。
不少一线教师告诉记者,随着大量养老服务器材的升级,养老服务早已经从“体力活儿”变成了“技术活儿”。
老年服务管理专业教师王婷介绍说,智能化的居家无障碍环境设计、老年辅具适配和应用,这两门课会给学生介绍目前有哪些智能化的养老设备,养老真的不是贴身照顾这么简单。


而不少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,招收经过专业学习的毕业生,更看重的是他们在管理、技术、培训等方面的优势,并非是要他们做贴身护理员。


老年服务管理专业教师 王文焕:定位是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,在经过很短时间的一线服务经历之后,会进入到一些技术指导、技术培训或者是管理岗位。
新华家园养老服务(北京)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学农也表示,负责整个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的人才,心理咨询、法律、医护等方面的人才有欠缺。

一线人员发补助 强化培训留人才
除了鼓励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入护理一线,对于目前正在从事养老贴身护理的 年龄普遍偏大的一线人员,意见稿中提出,每人每月将补助1000元,并将加强培训。
刘阳洋从事家政经纪的工作已经4年了,主要负责为客户寻找匹配的家政员。
她告诉记者,几年前,客户来找照护老人的保姆,只要求会做饭、工作时间稳定,如今,不少人会提出希望阿姨有一定文化、懂得膳食营养等。
58到家经纪人 刘阳洋:三四年前,照护孩子可能工资在六七千元,现在带孩子至少涨了
两千元以上。像养老这块,三四年前工资可能在四千元,现在工资可能在五千元。


刘阳洋告诉记者,一方面,对于高水平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很旺盛,但另一方面,大多数从事养老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对收入并不满意。
居家养老照护员 王阿姨:现在是六千元左右,希望给我们提一点工资,因为每天很辛苦,也希望大家认可我们的工作。
业内人士表示,只有通过提升技术培训,才能改善从业者专业水平,从而提高待遇。
对此,《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》征求意见稿中特别提到,对从事养老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,要加强培训,在取得培训结业证书后,按900元/人的标准给予培训机构培训补贴。


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师 屈冠银:培训机构在设置课程、选聘老师等方面,要更适合养老服务人员学,讲授要通俗易懂,让他们学习得更容易、更有兴趣,提高服务的品质,机构入住率提升,盈利多了,也有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。

来源:央视财经、央视新闻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胡群智

版权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